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

新聞---兒童保險怎麼保?注意投保4步驟「愈早買愈好!」

兒童保險怎麼保?注意投保4步驟「愈早買愈好!」
Yahoo奇摩理財/小花平台
106.12.27
  前陣子全國中小學生剛考完期中考,上學期也過了一半,又是歲末年終的時刻,「聖誕節」、「跨年夜」等一連充滿歡樂氣氛的節日也即將到來,帶著孩子出門在外,孩子的基本安全保障足夠嗎?你幫家裡的寶貝買保險了嗎?兒童保險要怎麼保?小花平台提醒您,為孩子進行保單規劃時,最好是「保障」與「儲蓄」並重,把錢花在刀口上,在建構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並能提前為孩子準備未來的教育基金或是第一桶金,「一舉數得」,讓孩子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3特點主打醫療、保障、儲蓄並重
  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的定義,所謂的「兒童」是泛指18歲以下的孩子,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分析,目前市售兒童保單主要以提供身故或是醫療保障及儲備教育基金為銷售訴求,可以歸納出以下3個特點:
  特點1、兒童保單愈早投保愈好,年齡愈低、保費愈便宜;換言之,兒童保單愈早規劃「有保障又划算」。
  特點2、部分兒童保單有「儲蓄」的功能,強調可以預先為孩子準備教育基金或是創業資金,提前做好準備、以解燃眉之急。
  特點3、兒童保單愈早購買愈好,等到成年後,繳費已屆期滿的保險金,有助於減輕個人經濟負擔並能分散可能面對龐大醫療費用的風險。
  腸病毒來襲 特定傷病保障不可少
  目前市售的兒童保單,除了一般的壽險保障外,另有意外保障包括:意外殘廢(111級)、意外骨折、意外脫臼手術及重大燒燙傷等,同時也有保障幼童特定傷病包括:異物吞食、誤食傷害性化學物質、腸病毒、腦膜炎、日本腦炎、麻疹、百日咳及胸腹或骨盆內傷,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傷病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正值流行期的腸病毒,日前一名南部5歲女童感染腸病毒併發下肢無力的神經系統重症,「疫情還在燒,不可掉以輕心!」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呼籲,腸病毒可能引起多種疾病,嚴重者甚至出現心肌炎、腦膜炎、麻痺等併發症,其中又以幼童是感染併發重症、特定傷病甚至死亡的高危險群,「威脅不容小覷」,趁著孩子年紀輕、保費便宜的優勢,提早規劃、及早預防,才是上策。
  5類保單一次購足保險保障和理財規劃
  如何幫孩子投保、規劃完整的保單?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建議,不論目前是否已有幫孩子購買保單,不妨參考以下4個步驟,循序漸進地一步步思考如何為孩子建置完整、齊全的保單。
  步驟1、先買足2種醫療險:日額型/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防癌險
  首先,在醫療險規劃方面,最全面的做法是同時規劃日額型和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如果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建議優先考慮保障涵蓋範圍廣泛的實支實付住院醫療險,可以用來支應超過健保給付或是健保不給付的自費項目,例如:手術費用、病房升等自費差額、各式新型自費藥物及醫療雜費等,如有餘裕,再依照個人需求加強日額型住院醫療險的保障。
  其次,鑒於已連續35年高居國人10大死因首位的癌症,又再加快人數、速度「雙破紀錄」:平均每56秒就有1人罹癌,有關兒童防癌保障也不容輕忽。「尤其要趁孩子年紀還小時的便宜保費,多買幾個單位。」小花平台保險顧問表示,幫孩子規劃防癌險時,不妨著重「初次罹癌」和「癌症住院醫療」2個方面,只要確診罹癌,就給付一整筆保險金,可解當下燃眉之急。
  步驟2、同步考量重大疾病險,建構「隱形防護網」
  近來國內食安問題不斷,還有許多無法預料的「未爆彈」,令人憂心忡忡,再加上18歲以下的孩子抵抗力較弱、容易生病,且又好奇心旺盛、活動力強,免不了跌跌撞撞、發生意外,此時「重大疾病險」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什麼是重大疾病險?小花平台保險顧問分析,過去傳統重大疾病險保障範圍為心肌梗塞、腦中風、尿毒症、重大器官移植、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癌症及癱瘓等7項重大疾病,主管機關為釐清疑義同時避免爭端,自去(105)年開始將這7項重大疾病分為「輕度」和「重度」,重新修正定義。
  目前重大疾病險的保障範圍為心肌梗塞、腦中風、尿毒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癌症、癱瘓、重大器官移植或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其中包括: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及癱瘓都有輕、重度之別。
  比較新舊制的理賠門檻,如果符合輕度重大疾病範圍,保戶只能領到輕度重大疾病保險金,通常是重度重大疾病保險金的10%,這是最大的差別;舉例來說,保戶投保重度重大疾病保險金100萬元,如果只是符合輕度重大疾病範圍,就只能領到10萬元。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特別提醒,有些重大疾病險保單規定,一旦保戶領取輕度重大疾病保險金後,如果又符合重度重大疾病保險金的理賠條件,則必須扣除之前已領取的輕度重大疾病保險金;以上述例子來說,也就是100萬元扣除10萬元、只能領到90萬元。不過,並非每家保險公司都有此一限制,建議保戶在投保前需先看清楚保單條款。
  步驟3、加買意外險,留意「15歲」關鍵數字
  「孩子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意外險保障不能少!」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提醒,家長在為孩子投保意外險時,要特別留意「15歲」這個關鍵數字,因為「15歲以上」或是「15歲以下」的身故死亡給付大不相同。
  以「15歲以下」未成年人來說,即便是父母有幫孩子購買壽險或是意外險,如果孩子不幸在保障期間身故,其死亡給付約定為「無效」,沒有理賠身故保險金,只是退還總繳保費加計利息。相對來說,等到孩子年滿15歲後,也就是「15歲以上」,此時幫孩子購買的壽險或是意外險,才有給付身故理賠金。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更進一步說明,依現行法令規定,「15歲以下」未成年人的罹難者除了可以透過學生團體保險,獲得100萬元的身故理賠外,另可領取喪葬費用的保險給付,只是鑒於15歲以下未成年人多具有學生身分,已有學生團體保險保障,「喪葬費用不宜過高」,最多只能理賠30萬元的喪葬費用。
  步驟4、以利變型保單創造穩定現金流、累積教育金
  在做好妥善的保障規劃後,不妨為孩子規劃第5張實用保單,及早做準備、累積未來教育基金或是第一桶金「利變型保單可以作為優先選擇!」
  看準利變型保單有繳費年期短、年年還本、鎖利增值且有儲蓄的效果,小花平台保險顧問認為,不論是以美元或是新台幣計價的利變型保單,都很適合用來作為規劃孩子教育基金或是累積第一桶金的保單。

  以美元利變型保單為例,除了美元為國際強勢貨幣,具有高宣告利率的優勢外,其高流通、相對穩定等特性,加上保單價值年年遞增,有利於保本、抗通膨。此外,美元利變型保單直接以美元收付計價,如果有安排孩子出國就學,以分期繳費可以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
  小花平台保險顧問最後提醒,投資美元利變型保單必須特別注意,最好每年定期換匯,就如同定時定額的概念,才有利於分散匯率變動的風險。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

理賠---颱風擾船班取消! 趕嘸航班請「不便險」遭拒

颱風擾船班取消! 趕嘸航班請「不便險」遭拒
TVBS/謝佩穎
106.12.21
  出國旅遊很多人都會投保「旅遊不便險」,不過這項保單裡頭其實只有包含「航班」延誤,如果是當地其他交通工具延誤可就沒有理賠!一名羅小姐到長灘島旅行剛好碰上颱風,因為港口關閉無法搭船至機場,趕不上航班,申請旅遊不便險也就不能通過。
  羅小姐到菲律賓長灘島玩,原定17日晚上8點要搭機回台,但港口因天氣因素關閉,根本無法搭船到機場,因此改搭19日航班,航空公司無法開立延誤證明,畢竟原定班機還是照常起飛,但投保的旅遊不便險卻不能理賠。投訴人羅小姐說不是因為個人因素沒辦法去搭到航班,而是因為天氣氣候的關係,質疑「難道這也不算是航班延誤的狀況嗎」。
  並非個人因素搭不上飛機,羅小姐出示當時拍的照片,當地交通出現狀況。投訴人羅小姐說也是變成要繞路走,比平常多花一倍的車程。不僅路面坍方,好幾個地方都豪雨成災,不少外電都有報導,菲律賓因為颱風不少地方引發洪水和土石流,當時渡船碼頭關閉。羅小姐也拿到這一張當地碼頭開立的證明,表示碼頭關閉所有行程通通取消,但光憑這一張想申請旅遊不便險還是不行。
  保險業務主管張睿騰說一般包括班機延誤,還有行李遺失,還有一些就是一般的意外險保障,像意外醫療還有海外突發疾病都在保障內容當中。旅遊不便險各家保險公司內容細節不同,以新光產險來說針對班機延誤或行李遺失;而新安東京海上一樣針對「班機」延誤、超賣,或是交通票券遺失才有理賠。
  通則來說,只有針對「飛機航班」延誤超時或是行李遺失,且要有當地警局備案才有理賠,保險公司表示每個國家交通狀況不一,無法以「通則」明定理賠,只能包含「航空部分」,其他風險只能自己承擔。

壽險專家:四步驟養成年終保單健檢好習慣
經濟日報/葉憶如
106.12.22
  又到年歲末年終,中國人壽(2823)副總經理蘇錦隆表示,在20歲時投保的保險,不見得符合40歲時的保障需求,當角色隨人生階段改變時,如結婚、生子、轉換工作或升遷等等,保障需求可能會跟著改變,建議民眾養成每年至少一次保單健檢的好習慣,做好全面的補強,讓保障發揮最大效益,為人生的財務規畫及健康奠定良好基礎,蘇錦隆建議民眾可透過四個步驟來檢視自身保單。
  步驟一是檢視投保資料是否有變更?保單健檢首先要檢視投保資料是否有變更,應注意的兩個細節,繳費管道是否暢通、職業是否有異動。前者如使用保費轉帳的帳戶是否仍為常用帳戶、使用信用卡繳費的信用卡是否仍為有效卡等,以免錯過繳費期間;後者則是若有職業異動時記得通知保險公司,避免意外險理賠或其他相關權益受到影響。
  步驟二是檢視保障金額是否足夠?建議可依投保目的來檢視保額,例如青壯族群可能有家庭責任及房貸等,壽險保障就需涵蓋萬一不幸身故,需準備多少費用才能維持家庭正常運作;而屆齡退休者則是家庭責任減輕,此時應該檢視退休後生活費及醫療保障額度是否足夠。規畫時可參考「雙十原則」,也就是保費支出應控制在年收入十分之一,保險金額則約是年收入十倍以上。
  步驟三是保障範圍是否符合需求?保險最基本功能就是保障與風險轉移,因此想要轉移的風險在哪,保障需求就到哪。例如三明治族想轉移的風險是家庭照顧責任、屆齡退休者希望能夠老有所養不需擔心退休金及老年醫療費用等,民眾可就自我檢視需要轉移的風險,來找出每個階段的保障需求。
  步驟四受益人設定是否符合自身所負擔的扶養責任?隨著人生階段不同,所需負擔責任的對象都可能改變,例如單身族需負起奉養雙親責任,已婚族則是增加配偶及子女的家庭責任,因此建議民眾在婚姻關係有變動或家中成員異動時,記得依現況適時調整受益人。

2017年12月14日 星期四

新聞---【保險非免稅】想靠保單節稅 一定要注意這些事

【保險非免稅】想靠保單節稅 一定要注意這些事
鏡週刊~~~~要找認真的業務,才能選對商品,才做對
106.12.14
  很多父母會幫子女買保單,尤其業務員鼓吹:「保險給付免稅,趁早買保險做好節稅跟財產移轉規畫!」但最近發生多起保險給付卻需補稅的案例,讓許多家長驚恐,是否幫子女買的保單日後要繳交贈與稅、遺產稅、所得稅?其實只要搞懂課稅原則,就能輕鬆避掉稅負問題。
  實務上,買保險有2種常見情況會被課徵贈與稅,
1是父母幫子女買儲蓄險,保單的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如要保人為父母、受益人為子女),在滿期後發生贈與事實,滿期金若在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220萬元以內為免稅,可是一旦超過贈與免稅額就必須在30日內依法申報,否則日後除了會被國稅局追繳贈與稅,還會被處以應納稅額2倍以下罰鍰。
  2會被課徵贈與稅的情形則是要保人變更,台北國稅局贈與稅股股長陳玉政舉例,「父母先當要保人幫子女買壽險,繳了幾年保費後,考慮子女已成年或有足夠繳費能力,於是將要保人變更為子女,改由子女繳費,也會變成贈與。」
  這是因為壽險存在保單價值準備金,而要保人變更就如同是將已累積一定金額保價金的保單贈與他人,如果變更時該張保單的保價金超過220萬元,要保人就須申報贈與稅;而儲蓄險也有保價金。
  除了贈與稅之外,買保險也可能會面臨到遺產稅問題。根據《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有指定受益人的人壽保險、軍公教勞農保的保險給付不計入遺產總額,用意在於保障被保險人死亡後,保險金能妥善照顧受益人,例如趙太太是要保人,以趙先生為被保險人投保了1張保額500萬元的終身壽險,再以子女做為受益人,萬一趙先生不幸身故,死亡保險金就可以留給子女。
  磊山保經南京分行執行長黃仁志指出,「這筆趙先生的死亡理賠金是免稅的,但如果死亡的是要保人趙太太,因為被保險人還活著,不會有保險金給付,但這張保單具有保價金,會變成是趙太太的遺產,須計入遺產總額。
  而隨著國內稅法改變,2006年最低稅負制上路後,保險給付也牽涉到所得稅問題。黃仁志表示,只要是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的壽險及年金險,當被保險人死亡時,受益人領到的保險給付須納入個人的基本所得額,和其他應稅所得合併計算基本稅額。一般而言,高額壽險較常面臨基本稅額。
  例如,趙先生為要保人,他幫自己投保多張壽險及意外險,死亡理賠金合計高達5,000萬元,受益人是太太,保險金屬死亡給付,單一申報戶全年合計在3,330萬元以下免計入基本稅額,超過仍有670萬元的免稅額。
  3,330萬元是單一申報戶全年合計免計入基本所得額的額度,假如趙先生有2名成年子女,則各自可獨立為申報戶,那麼合計太太在內,他可事先規畫各3,330萬元的死亡理賠金給3名受益人,皆無基本稅額問題。
  想靠保險移轉財產並節稅這樣做
  善用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220萬元:這筆錢是贈與人的免稅額度。假設李媽媽育有11女,那麼李媽媽如果想利用保險平均贈與子女,買給2人的儲蓄險滿期保險金,領取年度不能超過110萬元,或者應計算好到期年度,並分散規劃,例如今年兒子的儲蓄險先滿期贈與220萬元,明年再輪到女兒。
  不踩實質課稅原則買保單被繼承人以自己本身為要保人及被保險人,且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原則上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但如果投保是為了逃稅,有重病投保、躉繳投保、舉債投保、高齡投保、鉅額投保、短期投保、密集投保、保險費高於或等於保險金等特徵,仍會被課稅。
  受益人受領的死亡保險給付不超額: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的壽險及年金險,保險給付屬於死亡給付部分,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3,330萬元以下,免計入基本所得額,配偶和成年子女可為獨立申報戶。
 
 
拿遺產存款繳稅 改多數決
經濟日報/林潔玲
106.12.14
  納稅義務人繳納遺產稅,財政部放寬規定,繼承人申請以被繼承人遺產中的存款繳納遺產稅,過去須所有繼承人同意,126日起改為可「多數決」辦理。
  財政部發布令釋規定,繼承人申請以遺產中的存款繳納遺產稅案件,在符合遺產及贈與稅法第30條第7項「多數決」規定時,稽徵機關可受理。
  所謂多數決是指,可由繼承人過半數及其應繼分合計過半數的同意,或繼承人的應繼分合計超過三分之二的同意。
  舉例來說,被繼承人甲君遺產稅案應納稅額300萬元,遺產中的銀行存款有500萬元,甲君的繼承人為配偶及子ABCD計五人,其中繼承人ABC的應繼分合計五分之三,申請以遺產存款繳納遺產稅,「符合」多數決,稽徵機關可在應納遺產稅額300萬元的範圍內,核發遺產稅同意移轉證明書,供繼承人持憑向金融機構辦理遺產存款轉帳繳稅事宜。
 
 
【保險非免稅】爸媽注意! 2種情況買保險會被課贈與稅
鏡週刊
106.12.14
  王媽媽幫16歲的女兒買了16年期儲蓄險,年繳保費585,700多元,投保時以自己為要保人、女兒為受益人,6年期滿可領回360萬元,原本想幫女兒存一筆出國夢想金,豈料,滿期領回卻收到國稅局通知,要求補繳贈與稅14萬元,同時還因為漏報這筆贈與款項,罰鍰14萬元。
  「業務員跟我說,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是220萬元,我每年付不到60萬元啊!為什麼要跟我追討稅金?」原來王媽媽的保險業務員不夠專業,加上自己也不懂,兩人將贈與免稅額解讀錯誤。
  事實上,王媽媽是要保人,也就是保單所有人,有權解約或變更受益人,但繳費年度不代表已構成贈與,國稅局認定的是滿期該年度女兒受益收到360萬元才是所謂的贈與,由於金額已超過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的220萬元,因此將超出的140萬元課以10%贈與稅。
  磊山保經南京分行執行長黃仁志直白表示,「買保單不盡然不用繳稅!尤其贈與稅最常發生。民眾有節稅考量,投保時除多方考量,尤其需注意要填對要保人、被保險人和受益人名字。」針對這3個名詞,黃仁志簡單說明,「要保人是付錢的人,被保險人是出命的人,至於受益人就是領錢的人。」
  實務上,買保險有2種常見情況會被課徵贈與稅,第1種是像王媽媽那樣買儲蓄險,保單的要保人和受益人非同一人(如要保人為父母、受益人為子女),在滿期後發生贈與事實,滿期金一旦超過贈與免稅額就必須在30日內依法申報,否則將會被處以應納稅額2倍以下罰鍰。
  「同樣是買儲蓄險,如果要保人是子女,受益人也是子女,滿期保險金就沒有贈與問題。」台北國稅局贈與稅股股長陳玉政強調,贈與稅只討論要保人和受益人間的贈與行為,無關被保險人。但要留意的是,由於要保人是繳保費的人,子女若無繳費能力,即使要保人填寫上子女的名字,保費自然還是由父母支付,金流仍要控制規畫在每人每年贈與免稅額220萬元之內才享免稅。
  第2種會被課徵贈與稅的情形則是要保人變更,陳玉政舉例,「父母先當要保人幫子女買壽險,繳了幾年保費後,考慮子女已成年或有足夠繳費能力,於是將要保人變更為子女,改由子女繳費,也會變成贈與。」
  這是因為壽險存在保單價值準備金,而要保人變更就如同是將已累積一定金額保價金的保單贈與他人,如果變更時該張保單的保價金超過220萬元,要保人就須申報贈與稅;而儲蓄險也有保價金。

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新聞---美元保單 助上班族提前樂退

美元保單 助上班族提前樂退
工商時報/陳欣文
106.12.5

  今年美元保單熱賣加上近期越來越多調查顯示國人退休準備的時間逐年增加,壽險業者建議上班族及早透過美元保單將保障、退休規畫一次購足,尤其透過其繳費年期不長和增值的特性,可以作為人生各階段資金所需或輔助退休計畫。
   元大人壽表示,根據日前某金融機構調查顯示,受到醫療進步、平均壽命增長的影響,現在台灣的上班族需要用24年的時間,才能作好未來退休的準備,和父母親的世代比較,整整多出8年的時間。
   根據估算,目前台灣已退休的民眾,應是從42歲時開始準備退休的相關事宜,如儲蓄等,前後共用了16年的時間,及至58歲正式退休,退出職場或做其他想做的事;該調查也發現,到了現在的上班族這一代,準備退休的時間必須提早至35歲,且退休歲數會不斷延長。元大人壽因此建議及早進行退休規畫。
   元大人壽建議,以目前正進入人生黃金階段的35歲中壯族來說,距離退休可能還有30年以上,建議可將資產進行多元化配置與規畫,例如元大人壽於台新銀行上架首賣的「美年鑽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還本終身保險」,兼具保障、儲蓄、增值與年年還本的特性,
繳費7年,以美元收付,長年期繳費可均攤換匯成本。
   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還本終身保險因具有增值回饋分享金機制的設計,一直以來深受民眾青睞。不過民眾在購買外幣保險商品仍應留意匯率風險,並確認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適合自身需求及自身承受匯率風險能力等因素,均應作整體考量,才能享受外幣保單所帶來的報酬與風險保障,自身資產也才不會隨著經濟環境變化而縮水。
   目前許多的財經專家預估美元保單銷售熱潮起碼會持續至2018年第1季,中國人壽建議,
想以美元保單做為多元資產配置的民眾,可以選擇以美元計價的利變型終身壽險,其可定期領取生存保險金以及享有增值回饋分享金的商品特性,能夠滿足民眾保障、資產配置及退休規畫等多元需求。
   中國人壽副總蘇錦隆指出,資產配置及退休規畫首重穩健,以美元計價的「中國人壽美事如意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保險」,投保限額從3,000美元到600萬美元,不論是小資族、熟年族群或是手邊已有一筆美元資產的民眾,皆可選擇投入,繳費期間4年,繳費期滿後即享有終身保障,還有機會以宣告利率為基礎計算增值回饋分享金。

規定---海外就醫健保核退「大縮水」 明年起看門診少領1000元

海外就醫健保核退「大縮水」 明年起看門診少領1000
ETtoday/嚴云岑
106.12.5
  民眾海外就醫申請健保核退,都是以國內醫學中心平均費用作為上限基準,但近年來因同一疾病國內外給付相差太大,引發公平性問題,加上浮濫申報現象頻傳健保署日前修訂「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藥費用核退辦法」,將核退上限改為各級醫院診所平均醫療費用。以今年第一季為例,門診核退費用就從2001元降為865元,少了1136元,新制將於明年元旦正式上路。
  健保署專委林寶鳳表示,根據「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5條、56條規定,被保險人在境外發生不可預期之緊急傷病或緊急分娩,可申請核退自墊醫療費用。核退標準一般是採核實給付,但考量歐美地區醫療費用較為昂貴,因此原先規定係採國內給付醫學中心門、急診每次或住院每日平均費用為上限基準,超過部分不予給付。
  不過,鑑於近年來民眾濫用健保資源頻傳,加上醫界反映國人海外看感冒平均一件給付1273元,國內只給付420元,明顯不公平,加上健保是採總額制,「國外給的多了,就會吃到國內來」,因此決定拉近國內外給付費用差距,將省下來的錢回補健保總額。
  林寶鳳提到,新修的「全民健康保險自墊醫藥費用核退辦法」已於4日由衛福部正式公告,預計明年11日上路,推估幾有3.6萬人、9萬件受到影響。以今年第一季推估,核退標準門診每人次將由2001元降為865元、急診每人次由3636元降為2412元、住院每人日由7535元降為5295元,整體核付約減少1億元。
  除此之外,健保署調查也發現,目前健保海外醫療費用自墊核退,是以大陸地區為大宗,以去年為例,申請海外核退費用的13萬餘件中,就有10萬件發生在大陸地區,申請費用達2.6億元,佔了總費用3.7億元的70%

  林寶鳳表示,為了避免醫療資源浪費,健保署正積極研議民眾在大陸地區就醫的費用核退,未來將以公立醫院為基準,健保署也會從過去申請核退的案件中,列出可信醫院的名單,讓民眾有所依循。此外,一旦境外開立不實診斷書或醫療單據,只要查獲屬實,就會列為不予核退的「黑名單」,避免健保資源被不肖人士侵蝕。

醫療---你買的是「保障」還是「風險」?

你買的是「保障」還是「風險」?
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雜誌/許資旻.何楷平.黃晴冬
106.12.5
  相信少有民眾會細看條款,但是根據財團法人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統計,壽險理賠案件爭議以「理賠金額認定」為主,非理賠案件則為「業務招攬爭議」;產險爭議理賠案件則以「理賠金額認定」為主,非理賠案件為「續保爭議」,而這些爭端都與保單條款息息相關!
  睜大眼睛看 一個字差很大
  續保,指的是當保險契約期滿,投保人提出申請、延長保險契約期限,保險公司再依照當初簽訂契約的續保權益不同,予以承保。因此,攸關續保權益的,皆為「定期險」。不想在續保上栽跟頭,就必須釐清續保的種類,目前,市面上定期險大多分為「保證續保」與「不保證續保」。
  一、「保證續保」
  是指保險期間屆滿,要保人只要持續繳交保費,保險公司就不得拒絕續保,而被保險人的健康狀況、理賠紀錄等也在所不論。
  二、「不保證續保」
  需經過保險公司的同意才得以續保。
  「市面上傷害險大多是『不保證續保』,」台名保險經紀人公司業務副理陳彥志指出,意外事故的發生率與疾病沒有直接關係,被保險人較不會因體況問題而遭到拒保,但是遭到拒絕續保仍有其它原因。壽險業拒絕續保原因大多為理賠過於頻繁,有道德風險的疑慮;至於產險業,則因再保機制影響,對於理賠的承受力較低,因理賠紀錄而拒絕續保的可能性較大。
  壽險公會理賠小組召集人徐植萱說,保證續保的保費一定比較貴,而不保證續保的保費雖然較便宜,但保戶需承擔當身體狀況變差,保險公司可能雨天收傘的風險;當保險公司看到被保險人身體狀況愈來愈差,通常就不予以續保,但偏偏隨著年紀增長,健康狀況下滑,正是保險需求高峰期,這時卻可能面臨保障缺口。
  健康告知的「或」VS.「且」
  看走眼,當心觸犯「告知義務」
  公勝保險經紀人屏東業務中心大仁事業部經理林政華提醒,不是每張保單健康告知的問題都一致,保戶在填寫時,必須特別注意「或」、「且」兩字的差異。
  舉例來說,A公司的傷害險保單,在詢問「目前身體機能是否有下列障害?」的選項中,問到關於眼睛的部分「曾因眼科疾病或傷害接受眼科專科醫師治療、診療或用藥,且一目視力經矯正後,最佳矯正視力在萬國視力表○.三以下。」
  而同樣是傷害險,B公司則是問:「……接受眼科專科醫師治療、診療或用藥,或一目視力經矯正後……」。如果同時符合「曾接受眼科專科醫師治療、診療或用藥」、「一目視力經矯正後,最佳矯正視力在萬國視力表○.三以下」兩個條件,這題就應勾選「是」;如果只符合其中一個條件,或是兩個都沒有符合,就是勾選「否」。如果勾錯了,不但會影響核保結果,也可能會產生理賠爭議。
  列舉式VS.概括式 實支實付,不是什麼都付
  在所有醫療險中,限額內實支實付的醫療險,符合消費者「花多少,賠多少」的期待,是許多人投保的首選之一。不過,實支實付並不是真的什麼都賠,要看保單是「列舉式條款」還是「概括式條款」。
  簡單來說,列舉式條款就是「有列有賠,沒列沒賠」,概括式條款則是「除了不保事項,其他都賠」()以住院醫療費用保險金為例,如果是列舉式條款,就會強調「哪些有賠」:
  醫療險有除外 整型做美容 不算數!
  台灣人壽理賠部部長藍東義形容,保險的承保範圍就像一塊蛋糕,死亡、疾病、意外、生存……等保障,就是不同口味;而「除外責任」就像蛋糕腐壞的部分,要防止黴菌擴散,切掉腐壞處才能保全蛋糕的完整。此外,為了不讓蒼蠅聚集,也要排除蛋糕上甜膩的奶油、淋糖蜜的水果,即是「不保事項」
  翻閱各家公司的保單可以發現,法定除外責任是統一化的,依壽險保單示範條款來看,保險公司不給付保險金的情況有三:一是要保人故意致被保險人於死、二是被保險人故意自殺或致殘、三是被保險人因死刑、拘捕、越獄而死亡或殘廢。「簡單來說就是犯罪或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藍東義表示,幫家人投保多張保單後謀財害命,這類社會新聞可見到的殺人詐保案就屬於除外責任。事發原因攸關理賠與否,保險公司也會小心處理,就曾有工程公司負責人自戳左眼想申請理賠,被調查人員懷疑案情不單純而報警,揭發詐保罪行。
  除此之外,酒駕、吸毒等犯罪行為,也會被理賠拒於門外,「除外責任」的設計,能杜絕這些罪犯把保險當成金庫,更避免不肖行徑被模仿。

  要注意的是,保險主要目的在預防不可抗力、不可預料之事,因此,自發性而非必要醫療行為,醫療險就不理賠。比如整型、整牙等美容手術,或裝設義肢、義眼、助聽器等輔助器材,以及健檢、戒酒、戒毒、養老、人工受孕等並非以治療為目的的行為,懷孕、流產、分娩等自然生產過程也不包含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