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規定---急診保險理賠 農曆年後取消

急診保險理賠 農曆年後取消
 經濟日報/郭幸宜
 2013.11.14
 為避免醫療資源遭濫用,未來新上市的醫療險保單將不再提供急診保險金理賠,壽險公會已提交修正後的示範條款,預估最快農曆年後問市的新保單,不再提供急診保險金。
目前日額型醫療險保單,多會提供急診保險金理賠,一般來說,民眾只要在急診室待滿6小時,就會比照住院一天提供理賠,不少民眾為了「賺」理賠金,即使無留院觀察必要,也會硬待滿6小時才肯離去,占用不少醫療資源。
金管會將要求保險公司在保單內加註,只要是急診醫療行為,將採「實支實付」方式理賠,換言之,民眾未來已無法靠「急診室待滿6小時,換取住院1日的日額保險金給付」。
最快農曆年後的新保單就不再提供急診保險金理賠。

2013年11月7日 星期四

新聞---外資壽險業掀逃命潮

外資壽險業掀逃命潮 台灣快被淘汰
 聯合報/孫中英
 2013.11.07 
 金融風暴後,外資金融機構向外擴張動能不如海嘯前強盛,最明顯動作,就是許多外商開始撤離「海外非核心市場」,並大砍非核心業務。繼外商壽險公司後,外商銀行也連續出走3家。
在這一場海外非核心市場的「淘汰賽」之中,台灣要小心,我們正被淘汰。
外資金融業近年自亞洲多個市場出走,但外資撤離台灣,似乎「最明顯和集中」。自2010年至今,已有比利時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關閉台灣分行,近期市場又傳出,投資長達25年的南非標準銀行,也要撤資。
同一時間,外資壽險公司早就掀起一股「逃命潮」,5年內就有8家外商壽險開賣或準備撤資,「台灣幾乎每年都有壽險公司在賣」。
面對市場變局,政府規劃自由經濟示範區「納入金融業」方案,喊出「全區開放、法規鬆綁、人財兩留」等多個口號,希望以大幅開放,與國際接軌的監理法規,留住外資,同時力拚台灣在區域金融市場的地位。
但台灣示範區至今拿不出強有力兼吸引人的內容,相關財金部會甚至「不同調」,還沒開放,就擔心會有風險。
建議政府官員少噴一點口水,趕快做事,在示範區中提出真正實質的開放方案,並大幅簡化外商最詬病的作業申請流程,並配合提供稅率優惠,以重建外商信心。
大陸上海在台灣之後,才提出「自由貿區試驗區」,且剛公布沒多久,就已掛牌運作,縱使作業細節仍待「摸著石頭過河」,但因為金融市場商機,稍縱即逝,連大陸都知道,要「先搶先贏」。
台灣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喊了半天,本周進度,卻只是到「立法院報告」,至今停留在「畫餅充飢」階段,政策開放腳步跟不上市場瞬息萬變,著實令人扼腕。 


因果關係明確 責任險才理賠 
 工商時報/黃惠聆
 2013.11.07
  食安問題一再困擾民眾,過去廠商都強調有投保產品責任險讓民眾買得安心,但產險業者表示,產品責任險不是保證產品沒有問題,而且產品責任險理賠成立前提是消費者要舉證其損失和產品不良有「直接因果關係」。
 針對產品責任險的理賠,新安東京產險表示,最重要的是「因果關係要明確,但是如果消費者無法舉證有直接關係則較難求償。一般來說,較易判斷有因果關係如電器用品設計不良或者缺陷導致意外事如火災等發生,或者食物吃下後幾小時內就上吐下瀉等。
 另外,一般廠商標榜投保產品責任保險「千萬元」,產險業者表示,那是指保險期間內,保險公司之累積最高賠償限額,不是指消費者發生損失之後就可以求償的金額。
 產險業者指出,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1條規定,持有營利事業登記證之食品產業,應事先完成產品責任保險之投保,最低保險金額:每一個人身體傷害之保險金額是新台幣100萬元;每一意外事故身體傷害之保險金額為新台幣400萬元,保險期間內累計保險金額新台幣1,000萬元。

 國泰產險表示,若未依規定投保,且屆期不改善者,得處新台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一年內再違反者,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概念---旅行平安險的重要

無照撞死人 判賠163
 自由時報/林嘉東
 2013.10.30
 男子周志勇去年無照騎車撞死路人,保險公司賠償被害人醫療、看護與死亡給付共1632151元後,反過來向周求償;基隆地院判周敗訴,要賠償保險公司1632151元損失。
因周無照駕駛,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規定,肇事者未領有駕照,致被保險機車發生交通事故時,肇事者需負保險給付之責,保險公司因而提起侵權損害賠償之訴,請求賠償保險公司已支付給被害人的163215


探親老人無醫保病逝    加新移民家庭陷危機 
 大紀元/伊鈴多倫多
 2013.10.28
 今年4月,移居加拿大不到一年的馮先生,申請岳父、岳母來加探親,岳母突發腦溢血住進醫院,3天後病逝。由於未給老人買探親醫療保險,導致欠下醫院過萬元的醫療費用。 
   
馮先生的岳母一直有糖尿病,糖尿病有併發症,中風是糖尿病的併發症之一。由於沒有事先給老人買探親旅遊醫療保險,幾天以後,醫院的帳單來了,幾筆費用加起來上萬元;加上喪葬費,一下子令剛剛移居加拿大、經濟並不寬裕的馮先生一家背上沉重的債務。 
   
台僑服務中心秘書長潘超慶表示:「無論是申請親友探親,還是自身出國旅遊都要謹慎,不要因小失大。以為保險買不買無所謂,不重要。往往越是認為不重要的東西,恰恰重要。中國人有句俗語:『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年輕家庭陷財務危機
馮先生那時還沒有開始工作,太太在上學。這樣一來,不但沒有任何經濟收入,連生活也成了問題。原本是想來加拿大讀書,尋找新的生活,沒想到竟然遭遇不測。兩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除恐懼、慌亂,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馮先生遇到不少好人。台僑服務中心幫助他去醫院談判,讓他們可以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償還債務;他們一家現在租住的房東體諒他的難處,既沒有逼交房租,也沒有把他們一家趕出去,並說:「有錢就交,沒錢就算了。」這樣一來,馮先生只是考慮每週吃飯的錢。總算在危難中喘一口氣。 
   
經過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擊,馮先生很後悔當初辦申請時,沒有考慮老人的健康問題。他從自己的經驗教訓中得出: 「在申請親屬探親時一定要考慮健康因素,一定要買保險,特別是那些年紀大的老人。如果當時買了保險,我現在的生活要好很多。」
買保險 減輕本人及其他納稅人負擔
潘超慶說,加拿大有國民醫療健康保險,這也造成一個誤解:「加拿大看病不要錢。」於是,許多移民在申請親朋好友團聚時,就以為「買不買保險沒關係,反正這邊看病不要錢。」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些來觀光探親的人不是加拿大國民,沒有醫療保險,出現健康狀況沒有醫療保障。 
   
潘超慶說:「馮先生的岳母『走』的還算比較快,但在短短的3天住院費用就接近1萬元。如果是在路上被車撞了、跌倒,或者是一個簡單的感冒、從亞洲到北美,水土不合很常見,住在醫院一個星期、或更長時間都有可能。」 
   
潘超慶談到,因為每一個國家的醫療資源都非常有限。如果這些人付不起這些費用,那麼無論對政府、對納稅人都是一個很嚴重的負擔。這些就必須由納稅人去承擔。在加拿大很多這類額外醫療費用都是由醫院承擔。 
   
然而,人總是要生病的,這些人並不是惡意非要增加加拿大人的負擔。潘超慶說:「唯一能幫忙的就是保險。保險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萬一出了事由保險公司賠償。這樣既不會造成前往國家的醫療負擔;同時也不會增加自己的財務負擔。因為這些債務最終還是要追討的。無論在情感上、心理上都要承受很多痛苦及不必要的精神壓力。」 
   
從馮先生的案例看到,當事情發生時,根本不知道如何處理,只有恐慌、手忙腳亂。根本不知道5天、10天、半個月以後會發生甚麼事情。 
   
潘超慶認為,馮先生這個案例並不是個別現象,而是經常發生的事情,是個很嚴重的社會問題。他曾幫助馮先生去醫院談判,與院方討論如何分期付款的方式。在窗口排隊時,發現排在他前面的人就是同樣的情況。


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健康---類長期看護險

 看完以下  要安排 類 長期看護險
 目前保險業  已漸趨商品成熟

 越年輕安排越便宜--且保本

 歡迎詢問


伴失智母10年 李豔秋:別忘了我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 | 華人健康網 –  2013年9月23日 下午5:21
資深媒體人李豔秋在主播台上言語犀利,常讓受訪者難以招架,但下班回到家裡,她就像多數失智症家屬一樣,在夜深人靜時和看護人員輪流照顧失智將近10年的老母親。看著「身體住著另一個陌生靈魂的媽媽」,予人女強人形象的李豔秋感性地說:「只希望媽媽別忘了我!」

女強人李豔秋 回家最想看到失智媽媽微笑
擔任台北市24小時失智症關懷專線推廣大使的李豔秋表示,罹患失智症的母親今年88歲,發病迄今近10年,初期不瞭解失智症,但隨著病情惡化,原本體貼、溫柔的媽媽,性格突然變得挑剔,且電話還未掛斷就否認自己曾在同一通電話中說過的話,警覺有異,就醫確診為失智症。
頓時慌張不已的李豔秋,立刻諮詢台灣失智症協會相關的照護方法,決定雇用看護,但李媽媽因失智症出現嚴重的疑心病症,老是懷疑看護人員偷錢,導致看護一個一個離職,一個月連換12個。
這樣的情況讓李豔秋決定與媽媽同住,白天帶媽媽到失智症協會的瑞智學園參與團體治療活動,夜間則由自己和看護輪流照顧晚上精神好、睡不著的李媽媽。
照顧持續10年,李豔秋媽媽的失智症病情相當穩定,但大腦功能仍漸漸退化。不過,李豔秋表示,雖然辛苦,但回家只要看到母親還能對自己點頭、微笑,還記得我是她的女兒,一切都值得。

關懷失智症 北市首推全天服務專線
與李豔秋有相同經驗的失智症家屬會越來越多,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的101年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台北市失智症總人口數約2萬1千多人,其中約9成、1萬8千8百人是65歲以上失智老人,其他1成、2千3百人未滿65歲就發病,而隨著台灣人口快速老化,失智人數也隨之增加。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林奇宏表示,失智症會造成患者記憶力、定向感、判斷力和語言等功能逐步退化,常會出現黃昏症候群和日夜顛倒等問題,不僅是患者本身,家屬也因承受沈重的照護負擔,經常成為「隱形病人」。

P.S.假設一個月   最低花費3.5萬
    照顧失智的家人
    3.5萬*12月*10年=420萬~~至少
    還會更多年....



務必抽空看   以下
2012.09.15【民視異言堂】長期照護.罩不罩?
2012.09.15【民視異言堂】長期照護.罩不罩?押圖 看影片
引起長期看護的原因多,風險高
1.精神疾病
2.脊髓損傷
3.疾病失能
4.退化性疾病
5.腦中風
6.失智症
7.頭部外傷
8.老年失能
9.帕金森氏症
10.腦性麻痺 
安排長期看護險的原因~ 資料來源  壽險公會 
1.不讓龐大的看護費用侵蝕家庭經濟
2.不讓照顧自己的親人先累倒
3.不作被遺棄的孤苦老人
4.不要晚景淒涼沒人照顧
5.看護費用要有著落
6.讓家人有餘力專心工作
7.享有較高品質的醫療照顧
8.有保險金彌補住院費用
9.安心療養
10.維持老年生活尊嚴
政府會安排的長期看護--只針對弱勢團體
且不足
如要安排 歡迎來mail 討論
算一算花很大!  長照是壓垮家庭經濟最大風險
1.特殊衛浴設備,輪椅,電動床,氣墊----------- 4~20萬元
2.每月 家人自行照顧-----------------------工作收入損失
3.每月 聘請 本國看護(分日間,全天)----------3~7萬
4.每月 聘請 外國看護-----------------------約2.4萬
5.每月 社區照護(日間照護,另有家人照護成本)--1.5~2萬元
6.每月 機構照護(護理之家,長照機構,養護機構)-2~4萬元
7.每月 長期性耗材費用(營養食品,成人紙尿布,-約4000~7000元
       寢具,衛生醫療用品,衣服,交通費)


需要服務    歡迎聯絡    

台名保險經紀人公司 
劉采慧
0910-304305
0985-886108亞太
02-28094704
Email: t28085292@yahoo.com.tw
9.23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概念---馬雲論保險…

大陸最大入口網站及淘寶~
馬雲論保險…

很多人一生輸就輸在對新生事物的看法上,
第一,看不見;
第二,看不起;
第三,看不懂;
第四,來不及。


馬雲談保險…
就兩字兒~霸氣!
他說:保險是後路,
在春風得意時佈好局,
才能四面楚歌時有條路。
“有錢時,錢不值錢。沒錢時,人不值錢。”
要想讓人永遠值錢,就必須用您現在有能力的時候,把賺到的錢拿出一部分來規劃好不確定的將來。
 
您放在銀行的錢和放在保險公司的錢都是您的錢,
不同的是:
 

銀行肥在現在,
瘦在未來;


保險規劃贏在未來!
讓現在有錢的您,
變成未來值錢的您,


人壽保險洽能做到這一點。
提早規劃~提早安心。
做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人。
才能在事業上真正做到大展拳腳!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生活---成就一生的好習慣』

『成就一生的好習慣』之一  作者  林大有
作者很有心整理好生活細節,讓您的生命生活更舒暢
所以在此幫他發佈,讓更多人受惠養成好習慣

七天養成一個好習慣
52
個星期後你就會脫胎換骨
心若改變   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   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   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   命運跟著改變
命運改變   人生轉向成功
 
生活習慣篇
 
第一個習慣   每天對鏡子的自己微笑
親愛的孩子,如果你都不喜歡自己的話,怎麼可能指望別人喜歡你?─卡內基
 
第二個習慣   每天用涼水洗臉
涼水洗臉,皮膚健康;熱水洗腳,強似吃藥。─民諺
 
第三個習慣   二個月換一次牙刷
二個月沒換過牙刷要比二個月沒換的襪子還要髒。─牙醫  希弗
 
第四個習慣   每天喝八杯白開水
每天喝八杯白開水〈2000CC〉,百病不侵容顏美。─佚名
 
第五個習慣   每天反覆梳頭五分鐘
梳頭百餘下,散髮而臥,熟寢到天明。─蘇東坡
 
第六個習慣   隨身攜帶紙巾
看一個男人是否能成為紳士,就看他是否有隨身攜帶紙巾的習慣。─『處處有真愛』台詞
 
第七個習慣   出門前再次檢查包包裡的物品
總是健忘又不肯檢查的人是無可救藥的!─阿爾傑霍瑞修
 
第八個習慣   鎖門後再確認一次
許多事情就是這樣:做對了未必得到獎勵,但做錯了,就一定會受到懲罰。─林肯
 
第九個習慣   隨時隨地找機會鍛鍊
怎麼說沒機會鍛鍊自己呢?這樣的機會隨時都有啊!─羅伯特洛克菲勒
 
第十個習慣   善用晚上七至十時
想知道一個人會有什麼成就,就看他晚上的時間在做什麼?─松下幸之助
 
第十一個習慣   看書或電腦時,每一小時休息十分鐘
要像愛惜生命一樣愛惜眼睛。  ─眼鏡公司廣告詞
 
第十二個習慣   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不要亂動我的東西,那會讓你丟掉性命。─諾貝爾
 
第十三個習慣   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不要問我你的球鞋在哪兒,因為它早已不在我當初擺放的地方了!─卡內基夫人
 
第十四個習慣   吃飯只吃七分飽
吃飯七分飽,青春永不老;留得三分肚,年年美容駐。─民諺
 
第十五個習慣   三個半分鐘、三個半小時
醒過來在床上躺半分鐘、腳活動半分鐘、二條腿垂下床沿坐等半分鐘;早上運動半小時、中午睡半小時、晚上散步半小時。─科學家
 
第十六個習慣   吃完飯半小時後刷牙
飯後半小時之後,游離出牙齒釉質的鈣、磷等保護層恢復再刷牙,才不會傷害牙齒。─德州牙醫
 
第十七個習慣   不回家時要知會家人
老公,當你不回家又不打招呼的時候,你能體會我的操心嗎?─多 羅絲 夫人
 
第十八個習慣   睡前一個小時停下手頭的工作
要打仗時,認真準備打仗;要睡覺時,認真準備睡覺。─拿破崙
 
第十九個習慣   入睡前輕揉腹部幫助腸道蠕動
起床前或睡前,右手按腹部手心對著肚臍,左手疊放右手上,先順時針方向輕揉50次,再逆時針方向輕揉50次。
 
第二十個習慣   睡覺時向右側臥,保護心臟
側臥養心,宜朝東而眠。─古諺
 
第二十一個習慣  當你覺得難過的時候,打個電話給好朋友
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二個快樂;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培根
 
第二十二個習慣  當你需要休息時,給自己放半天假
人之所以會厭倦,就是因為他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心理醫生  楊霞

健康---7個好習慣 罹癌風險少一半

7個好習慣 罹癌風險少一半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子倫/台北報導】 2013年6月23 12:09
生活中養成飲食、運動的好習慣,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是大家朗朗上口的觀念,然而究竟幫助有多大呢?最新研究發現,若採納美國心臟協會推薦的7種健康生活方式,不僅能減少心臟病風險,而且還能降低罹癌風險超過50%
健康飲食,能有效預防癌症風險。
長久以來醫學界認為少油少鹽、均衡飲食是避免心血管疾病的一種途徑,另外對預防糖尿病、癌症都有很好的效果;若能以健康飲食為基礎,搭配如運動、健康檢查等習慣為輔,罹患癌症的風險更是大大降低。
美國心臟協會 7個健康生活習慣
為了調查健康的生活型態對癌症風險的影響,一篇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期刊的研究中指出,若能採納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7種方式,罹患癌症的風險可能減少超過50%,且所獲得的益處是累積的,每多做到1項建議,罹患癌症的風險就會往下降。
負責該研究的芝加哥西北大學范伯格(Feinberg)醫學院的研究小組於1987年開始收集4個社區的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硬化)研究數據,樣本超過13千名男女。一開始先調查受試者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生活習慣,20年後,統計近3000人罹患癌症,主要是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遵循67個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罹患癌症的風險,比沒有做到任1項的人減少51%,那些遵循4個因素者降低33%的風險,遵循12個因素者降低21%。這7種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
 
1.保持身體多運動:例如每周至少有5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或75分鐘高強度運動,快走、慢跑、游泳、跳繩等都可。
 
2.維持健康體重BMI指數控制在1824的範圍間。
 
3.控制膽固醇:應該選擇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和無反式脂肪的飲食。
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以下。
 
4.降低血壓:高血壓是心臟病一大高風險因素,調節飲食、經常運動、
緩解壓力、少飲酒、不吸煙等有助於控制血壓。
 
5.持續檢查血糖: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臟病的風險是常人的24倍。
控制糖尿病發病進程至關重要,要經常檢查血糖水準,使其平穩。
 
 
6.不抽菸:吸煙者更容易出現動脈硬化、血栓等增加心臟病與多種
癌症風險。
 
7.健康飲食:均衡飲食,並且控制每日熱量攝取。

健康---小叮嚀/吹冷氣灌冰飲 醫:出外易中暑

小叮嚀/吹冷氣灌冰飲 醫:出外易中暑
中央社
2012.07.13
中醫師今天表示,許多民眾夏天喜歡吹冷氣、灌冰飲以消暑;但從中醫觀點來看,整天吹冷氣,喝冰茶和咖啡提神,到酷熱的戶外反而更容易中暑。
開業中醫師羅珮琳指出,遇熱發汗,是人體自然體溫調節功能,整天待在冷氣房又喝冰飲,體內寒氣代謝不掉,一到室外,很容易心浮氣躁、頭痛、疲累不適,中醫稱為「陰暑」,更容易中暑;如果是經期中的女性,容易經痛加重、經血結塊。

羅珮琳說,常待在冷氣房的人,最好喝溫熱的飲料補充水分,綠豆湯、薏仁湯等茶飲湯水解渴又消暑。另外,紅茶裡面加片生薑,煮絲瓜湯、冬瓜湯時加入薑絲,對身體也有幫助。
有些人夏天總覺得睡不飽,與其整天喝咖啡、紅茶或其他提神飲料,羅珮琳建議,不如早上補充綜合維他命提振精神,服用人參皂(艸甘)萃取物、西洋參可以補氣醒腦;如果還服用鈣片、葡萄糖胺等保健食品,最好1天總數不要超過3顆。

執業營養師方晴誼指出,吃對就不容易累,外食族容易營養不均衡,最好盡量選擇天然食物而非加工食品,種類愈多愈好;實在難做到時,適量補充綜合維他命、補氣的中藥食材;不要迷信高劑量的保健食品,以免增加身體負擔。

方晴誼提醒
,夏天一定要多喝水,白開水最好,喝不慣白開水,加些檸檬片可增加香氣;咖啡茶飲的提神效果有限,多喝只會讓身體缺水;至於含糖飲料常常使用較不健康的高果糖玉米糖漿,一個手搖杯的熱量相當於23份水果,想減肥、排毒,最好少喝為宜。

健康---如何照顧我們的大腸

口述:王正一教授                   整理:游繡華
台大醫學院 榮譽 教授 王正一 

在臨床與研究上,我與「大腸」為伍的日子已經超過四十年,以後還要繼續糾纏下去,也許五十年、六十年。
 透過大腸內視鏡與相關的檢查,我對於大腸這個器官及它的功能運作也稍有瞭解,敬重而又非常愛護它,我們已成莫逆之交了。
 大腸的長度大約 一公尺 ,當我在做大腸鏡時,知道大腸真的是可長可短,非常有彈性,如果做人能像腸子一樣能屈能伸,那真是了不起。
 大腸裡邊的內容物東西,大家都熟悉,非常不討人喜歡但是,能夠維持大腸暢通無阻卻是很重要的每個人幾乎一天、二天就要去上洗手間做這個必須的動作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排便習慣,是會很麻煩的。
 
飲食之後,大腸就會快速反應,排空內容物以便容納新的廢棄的食後垃圾。    最近幾年,大腸癌發生率突飛猛進,五、六年來已快速竄升到發生率第二名,僅次肝癌每年發生案例多達一萬人,非常恐怖。
 
我覺得有責任替大腸說說話,讓每一個人,學會尊重自己體內這個了不起的器官,善待它它也會因此給予人體最好的回饋,也就能避免大腸疾病的發生了。
所以,以下我將以大腸為第一人稱,帶著大家進入大腸的世界,也聽聽它的心聲。
 
少油少肉多運動 避免息肉轉癌化

    「你們要多運動,我才會有力量蠕動。」
 
 
大腸對身體的主人提出第一項重要建議:一定要多運動
「每天日行萬步」是一種很好的運動,每天以一分鐘一百步的速度,走一百分鐘。成為生活習慣。
我有一大串的「小兄弟」小腸,小腸有五、六公尺長,年輕有活力。而我的直徑寬約三至五公分 ,小腸比較細,直徑寬約一公分
我的小兄弟每天每天很認真地工作,會壓、磨、揉、搓、切,什麼功夫都會。食物從胃送下來以後,小腸就開始把它們由大變小,由小變細、弄碎,吸取其中的營養,包括蛋白質、醣類、脂肪、無機鹽、維他命等等,還有一些微量金屬。
我的小兄弟們有很多「衛星工廠」,就像便利商店有中央廚房、連鎖店,各有不同設備或功能,有的負責存放,有的負責代謝。當然它存放以後,什麼部位需要什麼營養、或什麼物質,全由它分配。
而我,大腸,只要身體吃進東西,立刻藉著胃反射,帶動我蠕動,我是很勤快的。所以主人很快有感覺要上廁所。
這是帶動反射,我要負責「清空存貨」,運好準備儲存新的「貨物」,負責存放小腸處理後的廢棄物,我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吸收水分。
 
如果我沒有吸收水分的功能,一個人一天要拉出四、五千西西的水,每天就要補充很多水分才夠。
 
我有又厚又韌的腸壁,但是我也需要營養最害怕的是肉類脂肪,特別是「含高油脂的肉類」,因為這些食物到了小腸以後,哦!油頭粉面小兄弟被迷住,動作變得慢吞吞地,吃得飽飽地完全不想動像人剛吃飽不想做事一樣,也像人喝酒後東倒西歪,五、 六公尺長的小兄弟都不動了,連帶著,我想動也動不了。
腸子不動是非常麻煩的事喔,因為我們兄弟雖然都不動,我吸收水份的功能還是很好,不會中斷,不會停止我大腸裡的排泄物就變得越來越硬,液狀的貨物結果變成像石塊般硬,搬運好費力,我也可能無力搬動它了,這一來就會變成「便秘」了。
身長一公尺的我,身上也會有一個一個小倉庫,叫作「憩室」。有的憩室是先天的,有的是因為我壓力太大、緊張,為了消除緊張,腸壁就向外膨出造成憩室。
還有,如果存在我這兒的廢物變得很硬的時候,比較硬的廢物也會變大,相對於小兄弟小腸年輕力壯,沉穩如中老年人的我,可沒有力氣把這些大石頭給搬出去這些沒有搬走的石塊,就成了很大的負擔,可能戳傷我腸壁的皮,而且小兄弟分解完食物糜,送下來的廢物,可能存有很多毒素、很多細菌,時間一久,我的皮就壞掉失去我美麗的外表,也失去功能,好像雞皮疙瘩,一塊一塊的,這是所謂的「息肉」這些疙瘩一個一個跑出來以後,有的時候會長大,會變成壞的癌細胞,所以我最不喜歡主人吃太油的東西。 
 
 多纖維多喝水,蔬菜水果最健康
我喜歡的是蔬菜、水果,含有很多水分、纖維,當然也喜歡主人多喝水
因為纖維跟水在一起,就會膨脹起來,當膨脹的體積夠大了,我就知道我要動作了我要把廢物排空,然後我也會覺得很舒服。所以,主人要了解,我這中老年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像大石頭般的糞便,我是排不動的,請無論如何要多喝水。
如果身體太少攝取纖維質、水分,我這兒的糞便太多太大,我搬不動、排不動之後,就形成醫生們說的「機械性腸阻塞」〈Mechanical ileus〉腸子前端可能會腫大起來,壓力也越來越大,我也會受不了,最後我會爆炸、腸子穿孔,對身體是很危險的。只要醫師警覺,就會立刻切掉我潰爛的部分,唉,那我真是無辜受罪啊。可是只要平時多吃蔬菜水果,我就會很健康。
 
我的營養是來自血管,我的腸壁周圍都有很豐富的血管如果血管不暢通,我的外表就會受到傷害,就會出血這就是所謂「缺血性結腸炎」〈Ischemic colitis〉。粘膜表面是很嬌嫩、脆弱,最容易因缺氧,缺血出血。
 
二十多年來,臺灣人的生活習慣有很大的改變,西化的速食連鎖進駐,人們都愛吃油炸的食物。而且平時都很忙碌,就少運動,可能也沒有多喝水的習慣,所以這幾年來,聽到我們大腸罹患癌症的例子是越來越多。大腸癌的死亡率增加十倍,發生率增加到十多倍二○○五年的數字顯示,大腸癌的發生率達到九千六百例,這已是接續在第一名肝癌之後,排名第二了,與九千九百例的肝癌相差不多了。
 
而就在 2007 年,大腸癌的發生率已經突破一萬例。肝癌是第一個突破一萬例的癌症,大腸癌是第二個,而且案例還在持續增加中,這是非常恐怖的。「我不希望健康的我長癌細胞,因為長了癌細胞我就痛苦了,我被害、要被開刀,我要變短了,這些都是我不樂見的。」 
 
 切勿亂服藥
 
我有的時候也會發炎,有種種原因可能引起發炎,特別是主人喜歡吃抗生素時,抗生素可能會讓我「拉肚子」,引起我「結腸發炎」,甚至害我的表皮爛掉、鼓脹起來,形成偽膜,這是很嚴重的。所以我也呼籲人類,非必要時不要隨便吃抗生素。
 
長期吃抗生素,就要小心有特別的細菌會跑出來,這些細菌就是偽膜性結腸炎發生的重要原因。已知大約百分之二至三的人身上有這些細菌,現在越來越多,尤其在長期療養院的住客可能多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醫院住院的病人也多到百分之三十,這是所謂的困難腸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這也是未來院內感染管制非常重要的課題。
「吃了壞東西,我受不了,就要很快排出去。」所以,主人腹瀉是因為食物中有毒素,需要儘快把毒素排掉;所以不必立刻吃「止瀉藥」來解決問題。例如偽膜性結腸炎,就是標準的梭菌引起的發炎,你給我吃抗痙攣、抗蠕動的藥,結果呢?就發生一個問題,這些壞東西跟我相處的時間越來越長,反而不好,所以有這種屬於刺激性的毒素、細菌存在時,最好是不要給我吃止瀉藥,毒素反而排不出去。
 
還有,或許主人會覺得奇怪,如果我發現裡邊有血,我也會想辦法很快地排出。雖然血本身是很寶貴的東西,可是我很愛護我的環境,我很環保,我不要這裡血流成河,我不要,也不喜歡。
 
胰臟發炎腸不動
 
還有一項我大腸最害怕的刺激──來自胰臟。
胰臟發炎的時候,會分泌胰臟酵素,胰臟酵素會消化我、我會被溶解掉,我會被吃掉;如果我亂動,這酵素就會亂跑亂竄,影響就會很大,所以我懂得犧牲小我不影響大局,我要發揮防火牆的功能,把它隔開。
 
可是如果遇到「腹膜炎」這樣的大災難,我也沒辦法,我也分不清楚那裡是真正的病變,這時候我只能消極地罷工處理,整個腸子不蠕動,這是所謂的「麻痺性阻塞」,唯有這樣能保護大腸也保護整體。我不是不愛動,我絕對是盡責的。平時,我是很規律地在動,一分鐘動二次、三次。我一動就是整條按照次序地動,但是遇到外面情況不好的時候,我就不敢動。 
 
 少用牙籤免危機 
 
很多人習慣用牙籤,但是小腸和大腸我們兩兄弟都很害怕牙籤。牙籤一不小心咬斷了,喀擦,結果牙籤掉到食道,沒問題;掉到胃,沒問題;掉到小腸呢?「那我的小兄弟會被這些尖尖的牙籤傷害,甚至被牙籤刺破。」
 
所以我們最不歡迎主人用牙籤。
還有一些很硬的藥物也可能傷害到我。 特別是止痛消炎藥〈NSAID〉,品質差的消炎藥「崩解率」很差,意思是說不容易溶解也不容易吸收,從食道滾啊滾到大腸來,在滾的過程,藥的外表有一部分已經破掉,帶著很強的腐蝕性,NSAID 的成分都是鹽酸,我的內皮被灼傷、潰爛。NSAID 引起的腸壁的問題,是最近十年非常嚴重的事實,會引起出血,醫生用內視鏡檢查可以看的到藥就留在那位置上。
 
大腸歡迎益生菌〈probiotics〉,但是益生菌一吃就是幾億個、幾十億個,甚至一百億個,數量太大,裡面是不是有藏著一些「壞菌」?很令我憂心:「一次吃進這麼多的菌,如果藏著『壞人』,那就很麻煩,會不會傷害到我?」
所以,我還是希望:有正常的飲食,有適量的纖維,有正常的活動,有足夠的水分,而且不吃油,不吃肉,四個有,兩個不,是保護我最好的方法。  
王醫師的大腸經
各位讀者,聽完大腸的吶喊之後,回復到我腸胃科醫師的身分。 我要呼籲大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的食物,少吃肉類,要多運動、多喝水、多吃素,絕對可以「腸」保健康。請每天至少有一餐,每一週至少有一整天吃素
 
親愛的人類,您如果愛護自己的大腸,就請吃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