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醫療---臍帶血非萬靈丹 自存不如公捐

臍帶血非萬靈丹 自存不如公捐
 聯合新聞網/黃文彥
 2014.07.03

  看準臍帶血市場,國內目前至少有9家臍帶血業者提供服務,日前車禍癱瘓的「珣珣」也想透過臍帶血治療,後來才發現臍帶血治療神經修復並未核准。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對臍帶血療效不應過度期望。
  目前臍帶血只核准治療29項疾病,主要是血液、骨髓與代謝疾病,很多幹細胞治療仍在研究階段。目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花蓮慈濟、台北榮總與和信醫院正發展臍帶血治療,其中花蓮慈濟與和信醫院可讓民眾公捐保存臍帶血。
  花蓮慈濟臍帶血血庫主任楊國梁表示,臍帶血其實是新生兒的造血幹細胞,因基因配對彈性大,無論臨床或研究目前都在發展,新生兒體重過輕、孕婦有菸酒習慣,都會導致臍帶血量不足。
  楊國梁表示,現行法規要求臍帶血至少要有40c.c.才適合保存,但用於成人移植治療,至少要100c.c.,大約半數產婦能達到標準。楊國梁建議,想保存臍帶血的產婦不妨考慮公捐,自體能用到的機會不多
  保存臍帶血費用約10多萬元,食藥署風險管理組長蔡淑貞提醒,民眾簽約後應善用至少5天的契約審閱期,多諮詢、比較,如果有相關爭議,可向消費者服務專線1950或各縣市地方衛生局尋求協助。
  目前國內有醫院研究臍帶血治療中風,但尚未證實療效,蔡淑貞表示,產婦可以捐贈臍帶血,若留存自用,也應避免誤信錯誤的醫療迷思;臍帶血業者推銷時涉及醫療廣告,最高可開罰50萬元。


腸病毒盛行 小心成人患者增
 中央社/卞金峰
 2014.07.01

  夏日腸病毒盛行,醫師沈高輝今說,腸病毒非小孩專利,近來成人患者激增,大多受到對孩子傳染,提醒民眾加強衛生防範。
  夏日腸病毒盛行,今年依舊來勢洶洶,但有醫師指出,腸病毒好發於小朋友身上,但今年卻相當奇特地,有多起成年罹病的案例出現。
  新竹縣竹北市隆景耳鼻喉科醫師沈高輝說,以往腸病毒幾乎都只出現在小孩患者,成年人即使被感染,因為免疫系統較健全,所以大部分都不會有症狀,頂多就只有喉嚨痛,但近幾年來,典型的成年人患者卻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他說,單單6月就已發現4位成年人罹患腸病毒,幾乎都是家中小孩先得到腸病毒,約兩三天後,受感染的成年人之懸壅垂兩側,便陸續出現數個潰瘍,也就是所謂的()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
  沈高輝指出,腸病毒有60幾型,但表現出來的症狀,最常見的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顧名思義,手、腳、膝蓋或臀部會出現紅疹子,口腔潰瘍會散佈在口腔內各處)()疹性咽峽炎(herpang ina(手腳不會出現紅疹子,口腔潰瘍較集中在懸壅垂之兩側)
  傳播方式主要是經由腸胃道及呼吸道傳染,因此預防之道最重要是勤洗手、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及進入公共場所時最好戴口罩。
  他說,治療方面,因為並沒有針對腸病毒的特效藥,所以均是症狀治療,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動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蓄(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務必立即送大醫院接受治療。
  沈高輝建議家長在腸病毒流行期間,如果小孩子有發燒,在發現發燒的3天內,每天都要注意口腔內是否有潰瘍產生,因為少數腸病毒患者是先發燒,口腔潰瘍在一兩天後才陸續出現。


旅平險---出國就醫費用嚇死人 善用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出國就醫費用嚇死人 善用旅平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險
 NOWnews/顏真真
 2014.07.04

  78月為出國旅遊旺季,據中央健保局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在海外自墊門診醫療費用核退有116千多筆就醫件數,另富邦人壽2013年「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使用」的統計調查中,民眾最常使用海外急難救助項目,疾病醫療件近7成,意外傷害件也達3成,顯示近年來國人在海外使用醫療服務的需求甚大,因此,壽險業提醒,安排國外旅遊,別忘投保旅行平安險附加的海外疾病與傷害醫療保障,並善用海外急難救助服務。
  國人旅遊到不同國家,可能因氣候變化或飲食改變,導致水土不服,或是在旅遊過程中因意外傷害事故,增加海外就醫的狀況。由於國外就醫費用常是國內的數倍,但國人在海外發生事故,可獲得健保補助卻相當有限。以國人喜愛前往的旅遊國家美國及日本為例,在美國住院5天,醫療費用高達新台幣76萬元;在日本急性腸胃炎,門診醫療費用則為新台幣4千多元。
  不過,根據國內健保局規定國人申請海外補助給付上限,每日住院醫療費僅新台幣7640元,每次門診醫療費則為新台幣2022元,國人若是在海外旅遊中有醫療上的需求,想擁有較好的醫療品質,旅平險附加海外疾病醫療險是絕對必要的。
  台灣人壽也強調,國人在海外旅行時最怕遇到突發意外事故,或是「水土不服」引起感冒、腸胃不適等症狀,這時就有海外就醫的需求,因為各地醫療水準不一,像美加、日本地區,醫療費用偏高,醫療花費可能動則數十萬,甚至數百萬元。此外,如遇到需要緊急轉送回國治療時,一次的醫療專機費用就超過百萬元,因此,購買旅行平安險,須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
  不過,根據富邦人壽旅平險保戶調查統計發現,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險的比例仍偏低,至於享有附加海外突發疾病醫療的旅遊平安險,保費會很貴嗎?富邦人壽舉例,以陳先生出國8天來說,投保旅行平安險附加海外突發疾病與意外醫療險1000萬元,與僅投保旅遊平安險相比,每天只需多加79元,即可享有完整的保障,更將旅遊中因意外導致的燒燙傷也納入保障範圍內。
  此外,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並非富人專利,以富邦人壽來說,不分商品與保費等級包括旅行平安險,均提供海外急難救助,為保戶提供最即時的協助,並設置由公司人員自行接聽免費海外華語急難救助專線。以2013年來說,富邦人壽就協助近200位保戶提供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個案中,有保戶至馬來西亞旅遊,因遇意外事故受傷,在當地住院就醫,富邦人壽啟動海外急難救助服務,保戶僅花費415元投保旅行平安險,即享有全程安全照護返國安排。
  台灣人壽也以「海外突發疾病醫療健康保險」為例,除提供海外就醫的門診及住院費用,還包含急診項目,另針對美加地區,醫療保額自動提升3倍,日本、澳洲、紐西蘭、歐洲保額自動提升1.5倍,且額外享有緊急醫療協助與電話諮詢服務等26項「海外急難救助服務」,即使在國外遇到重大緊急事故,也能立即獲得各項醫療協助,而且民眾除了可在全台4地機場保險服務櫃檯投保旅平險外,也可透過預先申請加入「平安Call Call卡」會員,在出發前一小時撥打免付費電話進行投保,快速又便捷。



投保旅平險要把握三大重要關鍵:
  一、一刻都不能少:投保時間範圍至少設定為從出家門前往機場的時間到回國進家門的時間。一旦在這空窗時間發生意外,將無法獲得理賠。
  二、急救卡不離身:保戶在投保旅平險後將收到一張「海外緊急援助服務卡」,建議民眾將急救卡與護照夾放在一起,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三、什麼都要留:申請保險理賠通常需要完整資料,過去民眾常常發生「證明資料不齊全」而無法獲得理賠的情形,除了醫療單據外,記得要索取「診斷證明書」才能理賠。

規定---肥咖上路 買保險也要填國籍

肥咖上路 買保險也要填國籍
 工商時報/黃惠聆
 2014.07.03

  肥咖條款(FATCA71上路後,具有美國籍的民眾不但到銀行開戶者,銀行要先問明國籍,民眾如要在國內保險公司投保就要填國籍,如果不願意填寫聲明書,保險公司表示,那就無法保險,但這項規定應是針對壽險,投保產險並不受影響。
  產險公司表示,因產物保險因為沒有保單現金價值,所以,也沒有要求民眾投保產險時,一定要填寫國籍。
   
   但民眾若要投保壽險,
壽險公司業務代表說,一定要說明自己國籍,若是美國籍,則還要再填另一分表格。
  由於台灣主管機頭關於日前與美國就FATCA的議題已達成IGA(跨政府協議)的實質共識,所有的壽險公司都已註冊成為IGA下合規的外國金融機構,所以各大壽險公司都將配合IGA適用相關規定執行客戶的審查。
  因此針對美國籍或台美雙重國籍「新客戶」,壽險公司都要依二事項辦理,一是客戶同意依台美IGA相關規定提供證明美國納稅義務身分的文件證明,二是同意保險公司蒐集與使用該客戶相關資訊,並得自2015年起將其帳戶資訊,也就是所有保單價值準備金部份,都要申報予美國國稅局(IRS),如果客戶不願意配合辦理,一般保險公司都不會承保。



2014年7月1日 星期二

醫療---輪狀病毒有三高 夏季防護不可少

輪狀病毒有三高 夏季防護不可少
 NOWnews/林亞樺
 2014.06.26

  炎熱的夏天到來,各類型的病毒也隨之崛起,像是夏季常見的腸病毒、支氣管炎等,但許多父母對於「輪狀病毒」卻因誤以為只有在冬季才是好發期,而往往在這個時期疏於警戒。
  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蕭建洲指出,其實輪狀病毒一年四季都會出現蹤跡,感染族群主要集中在3個月至5歲的嬰幼兒,且輪狀病毒具有高風險、高發病率、高住院率「三高」特性,甚至連酒精也無法完全阻擋它的威力,而越小的孩童感染輪狀病毒後,症狀也越為嚴重。
  蕭建洲解釋,輪狀病毒是一種腸胃道的病毒,只要10顆病毒就能引發症狀,初期會有類似感冒的病徵出現,接著會引發腹瀉、嘔吐、發燒等多元症狀,嚴重者還會出現代謝問題、抽搐、腎衰竭等現象,並容易合併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性腸胃炎。依據診間觀察,因腸胃道感染住院的孩童裡,有一半都是因輪狀病毒而住院。
  蕭建洲以門診中的一名3個月早產兒為例,該名孩童剛開始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家長以為是牛奶引發腸胃不適,直到孩子出現血便,才急奔醫院求助醫師,醫師檢查後發現是輪狀病毒感染所致,且已與沙門氏菌合併感染,腸道也因不斷腹瀉及嚴重的發炎而變的狹窄,不僅孩子面臨開刀的命運,也影響日後腸胃道吸收。
  蕭建洲表示,幫助幼童對抗輪狀病毒非難事,目前市面上有五價疫苗與一價疫苗可供父母選擇,兩者皆能達到9成以上的防護力,其中,五價疫苗為一內含5種活性基因重置輪狀病毒的活性口服疫苗,因此,它對於疫苗所涵蓋的五種病毒型別提供直接的保護力,建議可在嬰幼兒接種五合一疫苗時,同時服用輪狀病毒疫苗。
  但蕭建洲提醒家長,疫苗並非所有的孩童皆能服用,像是有腸套疊、免疫系統問題者皆不宜服用,他也呼籲家長,除了勤洗手、做好居家環境整潔外,處理嬰幼兒糞便也是重要的一環,更重要的是,在接種任何疫苗前,務必帶寶貝給醫師進行身體狀況評估,讓醫師提供適合寶貝的接種方式。


不明原因小腹微凸 恐是卵巢癌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
 2014.06.26

  女性不明原因變胖要注意!據統計,國內每年約有1100人罹患卵巢癌,為去年國人十大死因第8名。醫師指出,卵巢癌的初期狀不明顯,往往發現時已進入末期,建議女性,如有不明原因體重增加、小腹微凸,以及持續性下腹不適,最好至醫院接受檢查。
  衛生福利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卵巢癌為第8名,占所有癌症死亡率4.8%。雙和醫院副院長、婦產部主治醫師賴鴻政指出,國內每年約有1100人罹患卵巢癌,好發於停經及5575歲的婦女,確實罹病的原因不明,推測可能未曾懷孕過、較晚生育或較晚停經的婦女,以及家族史、肥胖有關。
  賴鴻政表示,一般罹患卵巢癌的患者,初期症狀多不明顯,臨床上約有4分之3的患者確診時,已進入第34期,多數患者會出現體重不明原因增加、腹部漲大,其實是卵巢癌產生腹水,但卻很少人聯想到是卵巢癌。
  賴鴻政建議女性朋友,如有不明原因體重增加,以及持續性腸胃不適等症狀,如腹部疼痛、下腹不適,最好至醫院找產科醫師接受檢查。


醫療---你真的需要提升防癌保障

你真的需要提升防癌保障
 經濟日報
 2014.06.26

  一次性給付的防癌險是必買的防癌保險,因為罹患癌症後並非每個人都可回到原來工作崗位…
  衛福部公布102年國人死因別統計,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炎、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而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肺癌、肝癌、大腸直腸癌、乳癌、口腔癌、攝護腺癌、胃癌、胰臟癌、食道癌、子宮頸癌。
  癌症蟬連國人死因首位已長達32年,每年約新增93千名病人。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資料顯示,到2020年前,全球癌症發病率將增加50%
  癌症的發生除了家族性的遺傳外,環境的污染、不當的飲食習慣及生活中的過度壓力等,都和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麼高的發生機率,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正視防癌保障。
  1.預防重於治療:不得癌症是最好的治療方式。醫學研究已證實約有5-10%的癌症來自遺傳,其餘的癌症成因則是與生活環境、習慣與飲食有關,換句話說,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習慣,並從飲食、運動著手調整,就可以減少罹癌的危險。尤其是飲食,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癌症原因研究指出,飲食習慣為癌症主因,比率高達35%,杜絕「致癌因子」,可以阻斷30%以上的癌症發生率。因此,了解致癌源,是重新認識癌症、脫離癌症威脅的第一步。
  2.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根據100年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庫顯示,若未在確診後3個月內接受正規治療,一年之內死亡率高達55%,是及時就醫死亡率18%3倍。
  3.購買防癌保險: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度委託學者所做的研究指出,癌症病人在發現癌症卻不治療之7項主要原因,其中兩個是「需負擔家計或工作忙碌」與「害怕增加家人的負擔」。雖然國人有了全民健保,但癌症治療過程的自負額、自費項目、工作中斷與家人照顧所影響的收入減少等,都讓一般家庭在財務方面喘不過氣來,因此提早購買防癌保險,是治療癌症與轉嫁財務風險的最好方式。
  規劃防癌保險,不一定要佔去大筆預算,目前許多產險公司提供不少定期防癌保險,能在罹癌初期就領取整筆保險金,不僅能安心接受治療也能兼顧家計,更重要的是保費相對便宜,有些只要年繳兩三千元起就可。
  一次性給付的防癌險是必買的防癌保險,因為罹患癌症後並非每個人都可回到原來工作崗位,在早期發現的癌症,平均治療期間需要半年,而且雖有新式療法可縮短住院天數,但手術後仍需要適時休息讓身體復原,為了安頓家庭,不能只購買接受治療才能給付的防癌保險。
  已曾買防癌保險者,如果有能力者也建議再加買一張,因為許多人的第一張防癌保險都是在剛出社會時投保,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防癌險保額通常不會太高;其次是因為在醫療費用節節升高的狀況下,過去的防癌險理賠額度可能不足以支付未來的癌症治療花費。
  當然,如果擔心沒得癌症,保費有去無回,目前亦有許多保險公司提供的防癌保險,可以在未發生事故仍能拿回所繳保費,等於是用利息買保險,相當經濟實惠。
  癌症已經成為人類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醫療專家指出,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三分之一癌症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癌症可以治療,三分之一癌症可通過治療達到緩解症狀減輕痛苦的效果」,也就是說,癌症可防可治。
  「聰明人投資健康,明白人儲蓄健康,普通人忽視健康,糊塗人透支健康!」,而同樣聰明人亦會及早做好疾病風險的規避方案,不至於發生了才後悔沒有提早買保險。購買防癌保險,是家庭規避癌症風險的一個行之有效手段,在積累財富的同時不但要關注自身健康,而且越來越意識到,防癌保險是轉移癌症風險和減少後顧之憂的生活必備品。

  最後提醒,購買防癌保險要在沒有發現癌症時購買!

規定---美抓肥咖 明起銀行開戶須自清

美抓肥咖 明起銀行開戶須自清
 聯合報/孫中英
 2014.06.30

  國內五家地區金融機構及廿四家信合社、三百零二家農漁會,客戶幾乎全是本地人,可自動「豁免」肥咖,但不接受美國人開戶。圖為龜山農會樂善辦事處。 圖/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ATCA,俗稱肥咖條款)明天實施。明天起,民眾到銀行、保險公司或投信「新開戶」存款、買保險或基金,須先填寫聲明書,「自清」是否為美國人;若是美國人,卻不同意金融業向美國申報帳戶資料,金融業可能拒收。
  美國肥咖條款(FATCA)上路 資料來源/金管會 記者孫中英/製表
  金管會銀行局調查,目前有兩類機構不接受美國籍新客戶一是花旗、瑞士銀行等外銀,早在肥咖條款實施前就以內規聲明,在台分支機構都不接受美國籍客戶。
  二是包括「瑞興、華泰、板信、三信、高雄銀行」等五家地區金融機構及廿四家信合社、三百零二家農漁會等
  金管會表示,這些機構的客戶幾乎全是本地人、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資產與美國無關,可自動「豁免」肥咖,若再接受美國人開戶,等於自找麻煩,日後若被查到,就不能豁免肥咖。
  至於國內其他銀行、保險業、投信、券商及郵局,統統適用「肥咖」,且自明天起,依「出生地是否為美國」等七項條件,要求新客戶填寫肥咖聲明書及個資同意書,先「自清」是否為美國人。
  雖然多數的金融業都表明「不會拒絕美國人當客戶」,但若新客戶在簽署聲明時,不同意金融機構自明年起將資料報給美國國稅局,金融業多會拒絕
  此外,金融業還要判別舊客戶是否為美國人,以銀行來說,判別門檻為「個人帳戶資金達五萬美元或一百五十萬台幣,法人帳戶達廿五萬美元或七百五十萬台幣」。
  銀行局表示,據僑委會網站揭露,有台美雙國籍或綠卡的僑民約九十三萬人,但九十三萬人是否在台灣都有帳戶,未做調查。
  國泰人壽表示,新客戶須同意帳戶資料可被蒐集與使用,並自明年起將帳戶資訊報給美國國稅局,若不同意,將不予承保。中國人壽表示,美國籍新客戶須簽署W—9(美國納稅人須填寫)表格及申報同意函,才受理投保。新光人壽也表示,若新客戶是美國人,須簽署聲明書。
  台北富邦銀行表示,不會拒收美國籍新客戶,但客戶須遵守肥咖規定,同意銀行進行身分辨識及帳戶申報作業。中國信託商銀也說,新客戶須提供肥咖要求的身分證明文件,才受理開戶。
  美方祭重稅 我金融業爭當「良民」
  明天起,金融業不僅要問新客戶「是不是美國人」,自己也要出示「良民證」。因為美國肥咖條款還祭出「同儕懲罰」措施,金融業不但自己要「合規」,連交易對象也要合規,若對方沒有「良民證」,將連累自己被課稅。
  美國肥咖條款約束全球金融業,須配合申報海外美國人稅務資料。美國國稅局六月公布首批肥咖條款合作金融機構(又稱合規)名單,台灣有卅八家國銀、廿七家壽險公司、卅七家投信、卅七家券商等,共一百九十三家金融業者成為「合規機構」,可取得美國國稅局核發的「全球中介機構識別碼(GIIN)」,GIIN碼因而被業者戲稱為「良民證」。
  金融業自己取得「良民證」,只是第一關,肥咖條款還加設「同儕懲罰」措施,金融機構間互相往來,還要確保「交易對象」也具有良民證。
  會計師指出,假設A銀行取得GIIN碼,但跟未取得GIIN碼的B銀行拆借或付款,只要交易內容與美國來源所得有關,美國仍然會對A銀行課肥咖稅。金融業必須自明天實施日起,確定自己跟「有良民證」的金融機構往來。
  但金融業若在交易前還要查證對方「是否為良民」,實在很麻煩。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大金融公會近期在網站上另闢「肥咖良民證專區」,金融業者可將識別碼登錄在網站上,藉此向同業證明,未來和自己往來不會有被扣稅疑慮。
  會計師指出,台灣許多壽險公司及銀行多在美國有龐大的投資部位,或設有據點,若不遵守肥咖,不報出美國客戶資料,未來會變成「自己要繳稅」。光是壽險業,海外投資金額就近七兆台幣,且多數投資在美國,不遵守肥咖條款將被扣百分之卅稅率,損失很驚人。


規定---壽險保千萬 須財務核保

壽險保千萬 須財務核保
 工商時報/彭禎伶
 2014.06.27

  金管會正式回覆產、壽險公會,未來對高額保單的加強核保機制標準,是壽險保額1,001萬元、傷害險(即意外險)或旅平險保額2,001萬元、累積保險業傷害險有效保額加計壽險有效保額達2,501萬元以上,就必須進行財務核保或生存調查(生調)。
  爭議多月,引起保險業及民眾不少抱怨的高額保單核保機制,原本保險局要求同一人累計投保壽險保額601萬元以上就要進行財務核保及體檢,501萬元以上要生調,業者認為將加重行銷及核保作業成本,爭取壽險保額1001萬元以上再進行財務核保及生調,至於體檢標準則回歸各公司風險胃納量、商品特性等,自行訂定各公司體檢標準。
  這項爭議主要是醃頭顱案發生後,立委批評保險業未盡責任,因此保險局即要求一定保額以上必須加強財務核保、生調,即確認保戶有一定的財力、健康及智力正常等。

  保險局要求所有壽險公司的保額要合計,即例如某保戶要投保A壽險公司的壽險保單保額300萬元,但先前保戶已在B壽險及C壽險各投保200萬元,則合計這張新保單保額已超過600萬元,則A保險公司就必須對此保戶進行財務調查、生調及要求健檢。